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民65~106年館長序言

第25輯序文
去年九月廿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,猛然一陣劇動,百年僅見的集集大地震,搖醒了猶在睡夢中的人們,並且連著還有不斷餘震,延續了兩、三個月,觸目所及、滿地瘡痍、棟棟高樓夷為平地,有些人一生的心血,變成了瓦礫。尤其中部地區受創最為嚴重,有人天人永隔,四處哀鴻遍野,低沈而哀淒的氣氛,籠罩著大地,壓得人喘不過氣。本館原擬舉辦的中部五縣市八十八年秋季水彩寫生比賽,也因為顧及參賽者的安全,而且許多所學校也都屋塌牆傾,像似被推倒的骨牌一樣,令人神傷。值此百廢待舉之際,故而臨時中輟辦理比賽乙次,雖然不無遺憾,卻也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。 今年春季水彩寫生比賽,預先選定的部份寫生場所,雖因地震管制進入,仍排除困難協商其他地點,如期於三月十二日於各地同時舉行。不料當日,陰雨綿綿,原先憂慮可能會降低參賽著的意願與熱忱。結果參加人數仍一如往昔,沒有任何減少的跡象,讓我們感覺非常的欣慰,也證明大家業己逐漸走出了地震的陰霾,邁步踏上了重建的前程。人類的感性與理性,仿如撐起人心的兩大支柱,固然不能截然劃分孰輕孰重,也不宜偏頗發展。若特意地著重理性分析,冷冰冰地切割所見所聞,那人類的行為舉止則如機械的運轉一般,造致生活上的千篇一律,人際交往上的冷漠嚴峻,反而禁錮了心靈的視野。而純粹任由感性的發抒,則又容易陷入感情衝動的淵藪而無法自拔,終究會沉淪為依靠直覺的反應,而終日在混沌的迷惘中盲動而己。藝術源自於人類感性中對美醜的理性與詮釋,發為聲則如音樂;摹其形即為繪畫,然而一般人常誤以為繪畫乙事,必須依恃天生的秉賦,期期不敢輕言嚐試,偶爾想要跨步履的第一步,馬上就又畏縮不前。殊不知人心對美的追尋和嚮往,無分男女老幼,實是天經地義的渴望。而繪審技巧的精進,可以藉由不斷地勤練中增益其所不能,耕耘愈深,收成也就必然愈豐盛,熟能生巧永遠是顛仆不破的定律。另外,人之愛美雖係與生具來,而欣賞的角度卻是仁智互見,今昔不同,有賴日漬月浸的玩索。所以美感的呈現,必須時時在自然環境中,日常生活裏體認,蘊釀,宛如芳香美脂,經由再三萃取提揀而後,才能去蕪存菁、濃郁撲鼻、彰顯作者的獨特風格。若僅只耽溺侷限於模仿抄襲他人作品,囫圇吞棗而不經細嚼,豈能得其精髓?即便全然神似,也不免被識為拾人牙慧。只求取巧終南捷經,其成就或有可能晏花一現,畢竟難窺藝術堂奧,遑論在美術的領域裏,刻畫出永恆的軌跡,載入畫史中的一頁。並且不思創作的繪畫,本能在心靈深處留下彩虹般的艷麗,像似摘下的花朵,一時縱然光澤美麗,也喪失了不息的生機,只能任其褪色,以致枯萎。本館歷年來舉辦的水彩寫生比賽,偶有參賽者尚有抄襲現象,實違背了寫生的宗旨,也戕害了繪畫者的心靈,希望能引以為戒。寫生與素描是繪畫的基石,日常生活中,於周遭俯拾之際,靈光乍現的悸動,都是寫生的素材,經由取景、佈局,每一筆的塗抹,皆先湧自心海的波濤,後經思慮的沈澱而得,其中的喜悅和琢磨,仿如迤邐緣溪行後,柳暗花明又一村,其中雀喜之情,實非模仿者所能體會的,當然畫技也必能日新月異,漸漸左右逢源,引為生活中的樂事了。寫生的目的,是求祛除對繪畫的疑懼,增進用筆用色的技巧;也求理性與感性調和,避免知、情、意三者的極化發展。當然,最冀望能藉由寫生比賽的舉辦,舒解地震後胸中的抑鬱,重建對未來的願景。本季水彩寫生比賽首次由清水社教站主辦,承蒙中部各縣市政府的協助,以及本館所屬社教站義工的全力支援,並有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、財團法人福壽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贊助,兼之民生報的協助刊登新聞宣導以及幾位老師的評審,使這項活動推展更為順利。在此,一併致上萬分的感激與敬意。國立彰化社會教育館館長洪華長 謹識八十九年四月
TOP